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
浏览次数:637次 更新时间:2018-08-18
《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(修订版)》:
掌心化雪
那个时候,她家里真穷,父亲因病离世,母亲下岗,一个家,风雨飘摇。
大冬天里,雪花飘得紧密。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,把自己裹在里面。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,她把这个欲望,压进肚子里。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,一路上冻得瑟瑟。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话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她想,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烧的火柴,该多好啊。她实在,太冷了。
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,一树银花,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。她呆呆站着看,世界是美好的,寒冷却钻肌入骨。突然,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,看到她,微微一愣,问:“这么冷的天,你怎么穿得这么少?瞧,你的嘴唇,都冻得发紫了。”
她慌张地答:“不冷。”转身落荒而逃,逃离的身影,歪歪扭扭。她是个自尊的孩子,她实在怕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。
语文课,她拿出课本来,准备做笔记。语文老师突然宣布:“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,就写外面的雪。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。”
教室里炸了锅,同学们兴奋得喳喳喳,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,私下猜测,会是什么呢?
很快,同学们都写好了,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。她也写了,却写得索然,她写道:“雪是美的,也是冷的。”她没想过得奖,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,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。加上家境贫寒,她有多自尊,就有多自卑,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。
改天,作文发下来,她意外地看到,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:“雪在掌心,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。”这话带着温度,让她为之一暖。令她更为惊讶的是,竞赛中,她竟得了一等奖。一等奖仅仅一个,后面有两个二等奖,三个三等奖。
奖品搬上讲台,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,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。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,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她绯红着脸,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。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,静悄悄地融了,湿润润的,暖了心。那个冬天,她戴着那顶帽子,裹着那条大围巾,戴着那副棉手套,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。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,一直到春暖花开。
后来,她读大学了,她毕业工作了。她有了足够的钱,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。朋友们邀她去旅游,她不去,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,带了礼物去。她不像别的人,到了那里,把礼物丢下就完事,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,温柔地对孩子们说:“来,宝贝们,我们来做个游戏。”
她的游戏,花样百出,有时猜谜语,有时背唐诗,有时算算术,有时捉迷藏。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,会得到她的奖品——衣服、鞋子、书本等,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。她让他们感到,那不是施舍,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。温暖便如掌心化雪,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。
女人如花
她居然叫如花,王如花。别人唤她:“如花,如花。”乍听之下,以为定是个有着闭月羞花之貌的小女子。而事实上,她快五十岁了,人长得粗壮结实,脸上沟壑纵横。
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,笑声朗朗,几里外可闻。我最初是因她的笑注意到她的,一群人中,她的笑,如金属相扣,丁丁当当。
门楣儿不惹眼,是一间旧房子,上悬一块木牌:家政服务中心。一屋的人,不知说起什么好笑的事,惹得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。看到我在看她,她的笑并未停住,而是带着笑问:“小妹子,你需要什么服务?”说话间,她己掏出她的名片,递到我跟前。
这委实让我吃一惊。低头看她的名片,“王如花”三个字,显目得很。底子上印一朵硕大的红牡丹,开得喜笑颜开。背面的字,密密的,从做家务活到做护理”她一一道来,似乎样样精通。当得知我只是需要清洁房子时,她手臂有力地一挥,爽朗地笑着说:“这事儿简单,包在我身上,我保管帮你把房子打扫得连颗灰尘粒儿也找不着。”
当日,她就带了两个女人到了我家。一个年纪轻的,她说是她侄女,大学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工作。“干这个也挺好的,小妹子你说是不是?,,她笑着问我。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,她说是她妹妹。·t在家闲着也闲着,我让她来搭搭手。”她乐呵呵说。
我看看楼上楼下,这么大的地方,我充满疑虑,我诡“你们行吗?”乇如花哈哈大笑起来,她说:“小妹子,你放心吧,我说行。”
她果真行。不到半天时间,我家里已大变样,窗明几净,地板光鉴照人。她额上沁满汗珠,笑声却一直没停过。她说:“小妹子,我说个笑话你听啊,有次有个男人,打电话到我们家政服务中心,让人把煤气罐从楼下扛到他家住的六楼去。我去了,那男人一看是我,不乐意了,说,咋不叫个男的来?我说,我先试试。我扛了煤气罐就上了楼,他单身人跟后面追都追不上。”
跟我说起她的故事来,她也一直笑着。男人因病瘫痪在床,都十多年了。唯一的儿子,跟了人学坏,被判刑入狱,现在还待在牢里。她去探监,跟儿子说了这样一句,儿子,妈妈会陪你重活一次,就当重生养你一回。说得儿子眼泪汪汪。
她说:“小妹子,我儿子会学好的。”
她说:“只要人在,日子会好起来的。”
我点头,我说:“我信。”
她的活干得利索,收费也公道。结完账,我把清理出的一堆废报刊,送给了她。她很开心,冲我朗声笑道:“小妹子,以后你家里有事需要我,你只要打我名片上的电话,我保管随叫随到。一回生,二回熟,我们以后就是老朋友了。”
我因她那句老朋友的话,独自莞尔良久。
小城不大,竟常遇到王如花。遇到时,她老远就送上朗朗的笑来,热情地跟我打招呼。有时,我在前面走着,突然听到后面的人群里,有人叫:“如花,如花。”尔后,我听到一阵笑声,如金属相扣,丁丁当当。不用回头,我知道那准是王如花,心里面陡地温暖起来,明媚起来。
……
掌心化雪
那个时候,她家里真穷,父亲因病离世,母亲下岗,一个家,风雨飘摇。
大冬天里,雪花飘得紧密。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,把自己裹在里面。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,她把这个欲望,压进肚子里。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,一路上冻得瑟瑟。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话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她想,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烧的火柴,该多好啊。她实在,太冷了。
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,一树银花,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。她呆呆站着看,世界是美好的,寒冷却钻肌入骨。突然,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,看到她,微微一愣,问:“这么冷的天,你怎么穿得这么少?瞧,你的嘴唇,都冻得发紫了。”
她慌张地答:“不冷。”转身落荒而逃,逃离的身影,歪歪扭扭。她是个自尊的孩子,她实在怕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。
语文课,她拿出课本来,准备做笔记。语文老师突然宣布:“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,就写外面的雪。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。”
教室里炸了锅,同学们兴奋得喳喳喳,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,私下猜测,会是什么呢?
很快,同学们都写好了,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。她也写了,却写得索然,她写道:“雪是美的,也是冷的。”她没想过得奖,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,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。加上家境贫寒,她有多自尊,就有多自卑,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。
改天,作文发下来,她意外地看到,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:“雪在掌心,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。”这话带着温度,让她为之一暖。令她更为惊讶的是,竞赛中,她竟得了一等奖。一等奖仅仅一个,后面有两个二等奖,三个三等奖。
奖品搬上讲台,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,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。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,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她绯红着脸,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。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,静悄悄地融了,湿润润的,暖了心。那个冬天,她戴着那顶帽子,裹着那条大围巾,戴着那副棉手套,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。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,一直到春暖花开。
后来,她读大学了,她毕业工作了。她有了足够的钱,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。朋友们邀她去旅游,她不去,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,带了礼物去。她不像别的人,到了那里,把礼物丢下就完事,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,温柔地对孩子们说:“来,宝贝们,我们来做个游戏。”
她的游戏,花样百出,有时猜谜语,有时背唐诗,有时算算术,有时捉迷藏。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,会得到她的奖品——衣服、鞋子、书本等,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。她让他们感到,那不是施舍,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。温暖便如掌心化雪,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。
女人如花
她居然叫如花,王如花。别人唤她:“如花,如花。”乍听之下,以为定是个有着闭月羞花之貌的小女子。而事实上,她快五十岁了,人长得粗壮结实,脸上沟壑纵横。
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,笑声朗朗,几里外可闻。我最初是因她的笑注意到她的,一群人中,她的笑,如金属相扣,丁丁当当。
门楣儿不惹眼,是一间旧房子,上悬一块木牌:家政服务中心。一屋的人,不知说起什么好笑的事,惹得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。看到我在看她,她的笑并未停住,而是带着笑问:“小妹子,你需要什么服务?”说话间,她己掏出她的名片,递到我跟前。
这委实让我吃一惊。低头看她的名片,“王如花”三个字,显目得很。底子上印一朵硕大的红牡丹,开得喜笑颜开。背面的字,密密的,从做家务活到做护理”她一一道来,似乎样样精通。当得知我只是需要清洁房子时,她手臂有力地一挥,爽朗地笑着说:“这事儿简单,包在我身上,我保管帮你把房子打扫得连颗灰尘粒儿也找不着。”
当日,她就带了两个女人到了我家。一个年纪轻的,她说是她侄女,大学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工作。“干这个也挺好的,小妹子你说是不是?,,她笑着问我。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,她说是她妹妹。·t在家闲着也闲着,我让她来搭搭手。”她乐呵呵说。
我看看楼上楼下,这么大的地方,我充满疑虑,我诡“你们行吗?”乇如花哈哈大笑起来,她说:“小妹子,你放心吧,我说行。”
她果真行。不到半天时间,我家里已大变样,窗明几净,地板光鉴照人。她额上沁满汗珠,笑声却一直没停过。她说:“小妹子,我说个笑话你听啊,有次有个男人,打电话到我们家政服务中心,让人把煤气罐从楼下扛到他家住的六楼去。我去了,那男人一看是我,不乐意了,说,咋不叫个男的来?我说,我先试试。我扛了煤气罐就上了楼,他单身人跟后面追都追不上。”
跟我说起她的故事来,她也一直笑着。男人因病瘫痪在床,都十多年了。唯一的儿子,跟了人学坏,被判刑入狱,现在还待在牢里。她去探监,跟儿子说了这样一句,儿子,妈妈会陪你重活一次,就当重生养你一回。说得儿子眼泪汪汪。
她说:“小妹子,我儿子会学好的。”
她说:“只要人在,日子会好起来的。”
我点头,我说:“我信。”
她的活干得利索,收费也公道。结完账,我把清理出的一堆废报刊,送给了她。她很开心,冲我朗声笑道:“小妹子,以后你家里有事需要我,你只要打我名片上的电话,我保管随叫随到。一回生,二回熟,我们以后就是老朋友了。”
我因她那句老朋友的话,独自莞尔良久。
小城不大,竟常遇到王如花。遇到时,她老远就送上朗朗的笑来,热情地跟我打招呼。有时,我在前面走着,突然听到后面的人群里,有人叫:“如花,如花。”尔后,我听到一阵笑声,如金属相扣,丁丁当当。不用回头,我知道那准是王如花,心里面陡地温暖起来,明媚起来。
……